许多企业建站时以为页面越多越显得专业,于是首页、关于我们、产品中心、技术实力、合作伙伴、团队介绍、联系我们……一口气列了十几个页面。但上线后却发现,用户只访问了其中两三页。我们认为,结构清晰比页面数量更重要。本篇分享如何建立一个“高效传达”的网站结构。
1. 页面数量不等于内容价值
很多页面只是为了“有”,而不是“必要”:
“合作伙伴页”内容不到 3 行;
“企业文化页”放了一张图;
“新闻中心”年更一次;
这些页面不但没有传递有效信息,反而让用户感觉“空”、“假”、“套模板”。
我们建议:
所有页面必须承担功能:传达信息、引导行为、支撑转化;
如内容不足,考虑合并或在首页模块化展示;
保持页面精简但有力,信息饱满但节奏明晰。
2. 用模块化思维替代“按栏目堆叠”
现代企业官网更倾向于信息块复用,而非“一个页面一个内容”。
比如:
在产品页中直接穿插客户案例;
在首页展示部分“公司介绍”,引导阅读更多;
在页面底部设置统一转化区域,减少用户跳出;
这样做既减少了跳转层级,也增加了内容的“上下文连贯性”。
3. 多语言、多业务线网站如何管理结构?
一旦涉及多语言、多业务体系,网站结构很容易变复杂。我们会使用结构树 + 模块表 + ID 路由三位一体方式来规划。
比如:
页面结构在所有语言下保持统一层级(便于 SEO 和 UX);
模块内容可复用,但文案与图像支持独立版本;
所有路径 ID 化(如
/solution/auto-industry
),便于聚合与重构;
这种方式不仅提升了站点管理效率,也为后期扩展留下空间。
4. 后台内容系统不能只是“页面堆积”
很多企业后台建站系统只提供一个个“单页编辑入口”,结果运营人员一旦要调整逻辑,就得找设计、找开发、重新排版。
我们建议后台这样设计:
首页、产品页、解决方案页全部组件化;
内容模块可自由拖拽顺序、修改标题、替换跳转;
页面支持预览与恢复历史版本,提升编辑信心;
这就是结构力在“运营层”的体现。
结构,是传达逻辑的载体,不是页面的堆叠
我们常说一句话:
用户不是在“浏览页面”,而是在“追寻答案”。
所以,结构感强的网站会让用户:
迅速理解内容分布;
快速定位所需内容;
明确下一步操作路径;
而结构感弱的网站,即使页面再多、内容再好,也容易让人“点两下就关掉”。
让内容少而精、路径短而清晰、逻辑线可追溯,是现代企业官网该具备的底层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