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项目中,客户前期说“很简单”,中期不断追加功能,后期又希望改内容、加模块,最终预算超支、交付延期、双方疲惫。我们在服务中发现,这些问题本质上不是客户“难搞”,而是建站流程前期缺乏结构化引导与角色分工不清。建站成功,不只是技术活,更是项目管理活。
1. 前期没有“结构共识”,中途一定会反复
很多项目初期沟通只讨论了页面数量或参考网站,但没有确认这些关键点:
页面目的是什么?(展示?引导?成交?)
内容谁来提供?形式是什么?
每页要不要有转化组件、SEO布局?
是否需要多语言、移动适配、权限管理?
结果就是:
做着做着发现内容不够;
原有结构不能满足新增模块;
客户发现“不是我想象的那个样子”;
2. 我们建议使用“建站结构图 + 项目节点清单”协作
标准流程包括:
需求访谈:明确目标、用户、内容层级;
结构确认:通过流程图或思维导图展示网站逻辑;
内容清单列出:谁提供文案、图片、视频?以什么形式提交?;
原型审核:不直接进入视觉设计,而是先用灰框原型明确布局与功能;
功能列表确认:每一个按钮/表单/跳转/动画是否执行;
这样双方对“要做什么”达成共识,后期变更才不会反复。
3. 角色不明确,客户就会“全交你做”
很多客户以为建站公司要“包所有事情”,但实际上:
网站定位与核心内容应由客户主导;
设计与结构优化由服务方完成;
内容填充可合作完成,但需清晰职责边界;
我们建议使用“协作手册”,将客户需要做的事情列清楚,如:
提供公司介绍文字;
提供产品高清图;
审核每一轮版本在 48 小时内完成;
这样避免扯皮与时间浪费。
4. 改需求不可怕,怕的是“无止尽且无记录”
任何项目中都可能遇到调整:
公司方向微调;
产品升级;
多方参与意见增加;
我们常用以下方法应对:
每一次修改都通过任务系统记录;
改动超过协议范围的,二次报价并写入追加说明;
使用版本管理系统(如 Notion、飞书)进行多轮内容对比确认;
改可以,但必须有边界、有记录、有逻辑。
建站不是“交给你们做”,而是“我们一起做一个项目”
如果流程混乱、角色模糊、记录缺失、反馈随意,哪怕网站做完,也难以令人满意。
真正高效的建站,是:
客户知道该做什么,服务方知道怎么做,双方知道要一起推进什么。
从流程设计开始,项目才能顺利落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