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企业导航栏排得很“整齐”,但没人点击
不少企业在设计网站时,把导航栏当成“目录分类”来处理,比如:
首页 | 公司简介 | 产品中心 | 新闻中心 | 联系我们
看上去很合理,但点击率却非常低,原因在于:这种导航结构是“内容导向”,而非“用户行为导向”。
真正的导航设计应该站在用户角度思考:
用户是谁?他最想先点哪个?
哪些页面最重要?应优先展示?
手机访问者能否快速点击?
多语言访问者是否能快速切换?
一个没有行为逻辑支撑的导航栏,只会让用户迷路、错过、流失。
我们做导航栏设计时,会先画“用户行为地图”
这是我们建站前规划的一项核心流程:
分析目标用户的身份与目标(采购?了解品牌?下载资料?)
预测用户进入路径与点击动线(从首页、搜索引擎或外链进入)
分层次决定一级导航 vs 二级导航展示内容
确定哪些信息可以合并为聚合入口,如“解决方案”
决定哪些信息不宜放进导航(如隐私条款、法律信息)
这种方式让导航从“栏目罗列”变成“行为引导”。
案例对比:两个导航栏,效果天差地别
错误示例:
首页 | 公司介绍 | 产品介绍 | 公司文化 | 新闻中心 | 联系我们优化示例:
解决方案 | 产品中心 | 客户案例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
首页归为Logo链接,不再列出;“解决方案”承接B端用户真实需求;“客户案例”帮助增强信任;“联系我们”右上角红色强调CTA。
移动端导航,更要考虑“行为速达”
我们会为移动端导航单独优化:
下拉式导航清晰展开,不能遮挡主内容;
联系方式、语言切换、购物车/表单等行为入口常驻;
点击区域足够大,避免误触;
页面底部加入“固定浮动按钮”方便快速操作;
结语:导航不是目录,是行为入口
一个网站80%的点击行为,发生在导航栏。我们从不草率对待这个区域,而是通过行为分析、点击测试、路径预测来做专业设计。我们不是“设计导航”,我们是在“设计用户下一步要去哪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