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网站建设过程中,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:客户“安静如鸡”,反馈极少,验收时却突然提出大批修改?这并不是因为客户“满意”,而是因为我们错过了识别风险的最佳时机。
派迪科技在多年实战中总结出:沉默型客户往往隐藏着更大的项目隐患。
沉默≠顺利,反馈是风险指标
项目进入中后期,若客户一直无主动反馈、无跟进动作,可能意味着:
项目没被认真对待,后续验收风险极高
客户内部未做主,有信息延迟或多方博弈
项目关注度低,最终上线可能不会被使用
这些“非显性问题”若未及时发现,最终导致重复修改、预算超支,甚至项目终止。
如何设计“防沉默”机制?
每阶段都设置显式验收点:例如原型图确认、UI风格确认、功能逻辑验收,不允许模糊推进
主动抛出问题让客户做选择题:避免“有没有问题”的开放式提问,而应让客户选“你更偏向方案 A 还是 B?”
文档留痕机制:每一次沟通都留截图/录屏,关键结论形成书面共识
预设风险缓冲:合同中说明“未在指定时间反馈即视为默认通过”的机制
项目管理是一种协作设计
建站从来不只是技术活,更是“协作流程设计”的考验。识别出沉默客户,是项目经理的基本功,更是公司流程成熟度的体现。
洞察结语
在派迪科技的项目流程中,我们对“沉默”高度敏感。因为我们知道——沉默并不是默许,而是“项目即将失控”的前兆。预判风险,是专业的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