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少中小企业在寻求建站服务时,开场白通常是:“就做个官网,简单点。”但在派迪科技的实践中,我们深知,所谓“简单”,往往隐藏着未表达的复杂。一次有效的需求梳理会议,不仅厘清了客户真正的诉求,更常常成为推动网站结构精进与内容完善的分水岭。
本篇文章将结合我们的一次典型案例,详解如何通过一场会议,从客户只讲了两句话,到我们画出了20页页面原型的全过程。
识别“表述型需求”与“隐含型目标”
客户说“做官网就行”,其实只是表述型需求。我们通过以下三个维度进行深挖:
用户对象:谁来看网站?客户的客户是谁?渠道代理?终端用户?外企采购?
转化路径:访客最终要干嘛?看产品?找销售?下载资料?
现有痛点:老网站问题在哪?PC端结构陈旧?移动端打开慢?内容维护成本高?
通过对话,我们引导客户讲出了他们的“真实业务场景”,而非泛泛需求。
构建“认知图谱”而非问卷表格
与其给客户发20页调研问卷,不如一块白板加一场结构化讨论。派迪科技采用“场景驱动+模块卡片”的方式,让客户选出他们最常用的功能与内容类型:
公司资质 → 用于打消代理商顾虑
视频案例 → 销售发链接给海外客户用
多语言切换 → 面向中东和东南亚市场
文件打包下载 → 提供TDS、COA、产品手册
每一个功能背后都有明确的使用情境。这比单纯问“要不要加下载功能?”更有价值。
使用信息架构草图打破抽象
客户不是产品经理,难以凭空想象“内容结构”。我们常用以下辅助方式:
页面流程草图(如“从首页→产品页→下载页”的路径)
模块组件草图(如产品参数区、对比表、资料入口)
页面框架样例(列出我们做过的类似页面结构供参考)
这些内容不需要精致,只要逻辑清晰、可视化,就能促使客户快速给出反馈。
原型图,是建站过程中的“提前试错”
一次会议往往就能列出10页以上的页面需求。我们会在会后1~2日内输出灰度原型图,并邀请客户在线协作修改。优点包括:
避免设计返工,节省周期
帮助客户澄清自己也不确定的页面功能
使内容编辑团队能提前准备文本与素材
这一步也让派迪科技的建站项目平均上线周期比行业缩短20%以上。
结语:别急着问“预算多少”,先把“需求图谱”画出来
对于一家建站公司来说,真正的价值不在于“搭个网站”,而在于把客户含糊不清的想法转化为清晰可执行的原型结构。这既是沟通力的体现,也是交付效率的保障。
所以,当下一个客户说“就做个简单的官网”时,不妨先问问:“能不能花1小时,我们来画一张‘你想要的线上业务地图’?”